近兩星期最惹火的新聞,莫過於中國政府大刀闊斧地整頓內地教育行業,再次引發市場對政策風險的憂慮,令中港不少股票的股價大跌。平心而論,這次事件實際影響的行業有限,有不少風馬牛不相及的股票慘被「錯殺」,股價大跌。假如是以前的自己,我一定會是「勇」字當頭、信心滿滿殺進場。不過,我的投資重心早就換成美股。就算我近月重新買回建設銀行,也不過是不想手上的港元閒置太久而已。國有銀行,是我對港股唯一仍懷信心的選擇。不過,這個信心,只是指它們的盈利、派息相對穩定,不會發生如禁止盈利等的負面大整頓,並非它們日後會出現大增長。我是以定期存款的心態來買入建設銀行的股票。
「中港股票估值低,美股估值高」這句話,從我幾年前剛接觸投資時就已經聽聞,並因此覺得自己應該專注港股、捨棄美股。我相信不少朋友(包括是新手時期的我)曾經被這句話坑過,因為它事實上是一個價值陷阱。投資股票,並非只看便宜與否就行。有些長期估值昂貴的股票,是貴得有道理的;有些長年股價低殘的股票,則是有其原因的。
雖然我開始買入現價位的建行,但每次我只會買少許,絕不會大手買入,而且我已作好後續股價會大跌的心理準備。港股未來吉凶未卜,我覺得投資者應該放眼世界。就算對美股毫無認識,買「懶人包」S&P500 指數的 ETF(SPY 或者 VOO),都比只持有港股來得好。原因嘛,大家都懂。
近一個月,我比以往進行較多短線買賣,總共獲利 US$ 5,255.37,約 HK$ 40,858.1。我把這部分的交易紀錄進行整理,列於下方(當然,在執行買賣的當下,我是先在留言區紀錄下來)。日後如果再有這樣的短線交易,我會在每月的投資周報中列出,統計一下我賺了多少外快。
最近一個月短炒情況:
(部分已買入但未買出的股票不納入計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