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

《我沒本金,所以我覺得自己是零…😭》

  根據我的觀察和親身感受,我們年輕人的心中普遍都有一股傲氣。大家都覺得自己應該過上更好的生活(不要問我為什麼,也許是有點自命不凡吧,哈哈)。而投資這回事,也普遍被我們認為是可以帶來更多收入,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方法。

  按此邏輯,我們這群年輕人理應直接坐言起行,實踐自己的想法,開始投資才對。但是,當我們來到「實踐」這一步時,卻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:有些朋友會選擇怨天怨地怨世人;有些朋友則會逆來順受,選擇妥協。也有一些朋友會像清兵一樣,胸口掛着一個「勇」字,跳出自己身處的舒適圈,開始投資。

當然,我自己是屬於「清兵」的一員。做這種「兵」也不錯,Yeah !

  即使有需要,但仍然不進行投資的朋友,原因有很多。不過,主要也是以下三項:沒時間沒知識沒本金。當中,尤其以「沒本金」這原因,令最多年輕人卻步。

以前我曾經以為,沒有本金,自己就不能投資

  很多人提起「投資」,都以為是要自己拿一筆錢出來,然後不斷用那筆錢進行買賣,直到自己變成富人為止。其實,這並不完全正確。

  因為當一個人的財商有所增進之後,他的投資知識就會水漲船高。這時,他腦裏想的,不再只是怎樣把手中的 HK$1 萬元變成 HK$100 萬,而是怎樣掌握更多的錢,令自己能達成取得 HK$100 萬的目標

  這兩個想法,雖然最後結果一樣,但背後意義卻有着天淵之別。

  如果大家手上現在有 HK$1 萬,我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,請大家說說怎樣把 HK$1 萬變成 HK$100 萬,方法不限。這時大家腦裏想到的,很有可能會是買彩票、拿去賭場馬場碰運氣、買賣老千股等方法。

  現在,我換個問法。我同樣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,但說的卻是怎樣掌握更多的錢,最後得到 HK$100 萬,也是不限方法。這時大家想得到的,除了買彩票、拿去賭場馬場碰運氣、買賣衍生工具老千股等方法外,很有可能會多了換工作、創業等的方法。

  明明兩者的目的都是取得 HK$100 萬,起步時也同樣只有 HK$1 萬,為什麼在回答問題時,卻會出現一點不同呢?

是什麼令我們會有兩個不同的答案呢?

  原因,就是因為我們會被自己的思想限制。

  在第一個例子中,我的問題是要大家講述「怎樣把自己手中的 HK$1 萬變成 HK$100 萬」。因此,大家想到的方法,就會被自己手中那 HK$1 萬能做到的事限制住。當我們的思想被現實情況(只有 HK$1 萬)限制,我們的可能性也就會受到局限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即是說,我們最後很難可以真的把這 HK$1 萬變成 HK$100 萬,因為這些「一朝暴富」的方法,實際上能做到的機會,實在不大。

  在第二個例子中,我的問題則比較開放,沒有把重心放在大家擁有多少本金,而是讓大家自由發揮,說說「怎樣掌握更多的錢」。雖然實際上大家擁有的本金還是只有 HK$1 萬,但由於我問的是「怎樣掌握更多的錢,令自己能取得 HK$100 萬」,大家的腦裏就不會太強調現在的自己有多少錢,因此或許就能說出換工作、創業等的方法。

  請問換工作能令自己換到 HK$100 萬回來嗎?不能,但一份更好的工作,可以令我們得到更多個 HK$1 萬。請問創業能令自己得到 HK$100 萬嗎?不一定,甚至有機會賠本。但站穩住腳的話,一盤穩健的生意,同樣可以令我們得到更多個 HK$1 萬。

  從 HK$0 到 HK$1 萬,再由 HK$1 萬到 HK$2、3萬,比直接從 HK$1 萬到 HK$100 萬容易得多。這時,當我們擁有愈有愈多個 HK$1 萬,我們距離取得 HK$100 萬的目標,還會遠嗎?

  當一個人的財商愈來愈高的時候,他想做的事情,就不再只是運用單一方法來令自己致富,而是像第二個情況一樣,想同時運用多個方法,穩定地累積財富,因為這種方法的成功率會比較高。

  因此,我覺得我們在投資時,不能因為自己本金不夠別人多,就小瞧自己。一個用了 HK$100 萬本金去賺 HK$2 萬的人,和一個用了 HK$10 萬本金去賺 HK$1 萬的人相比,我不會因為前者賺得比後者多一倍而覺得他比較厲害。

  五年前的我,從 HK$1 萬元開始起步,根本想不到自己現在竟然能走到這麼遠。因此,覺得自己沒什麼錢而對投資卻步的朋友,請記住以下的這句話:

  「不要被現在的你,限制住自己未來能做到的事情。當你打從心底認為自己及不上別人時,你就真的永遠也追不上其他人。」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今天,恒地終於升到 HK$50.9 的水平,來到我「三重平均成本法」月供計劃的 25% 止賺位,於是我依計劃,把賺到的 25% 賣出:


  這次賣出,實現 HK$13,322.57 的收益。未來 9 個月,每月我會增加 HK$1,500 的月供金額(HK$13,500 / 9 = HK$1,500),來到 HK$7,500( HK$6,000 + HK$1,500 = HK$7,500)。

  目前我的持股如下:

經過一番調整後,剩下來的這五隻股票,都是我最核心的持股

目前總持股市值約 HK$1,795,131.11

預計和實際每月收到股息,目前分別為 HK$7,689.79 和 HK$694.05

  *4 月 12 日更新:月供的恒地今早剛剛入倉。中銀以 HK$50.35 買入 118股,令恒地的持股數更新為 1,172 股,預計和實際每月收到股息,分別更新為 HK$7,707.49 和 HK$706.84

目前大市不上不下,還是在相對的高位。我之前已經增持了最後一注的必瘦站,沒有其他股票可買了!剩下來的錢,還有之後收到的股息,我就放在一邊靜觀其變吧 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「三重平均成本法」介紹


什麼是「三重平均成本法」

  這個方法是我在三年前創立的,目的是使自己在月供股票中途,遇上明顯的帳面利潤時,可以先行鎖定利潤,令之後遇到熊市時,仍然能維持一定的購買力。

  「三重」是指:

  1. 「本金」
  2. 「股息」
  3. 「帳面有 25 % 利潤時止賺的金額」

  這三類資金會以「平均成本法」投放到月供計劃之中。


計劃目的

  計劃目的是使本金在遇到熊市時,仍然能維持一定的購買力,所以計劃理論上會比一般月供計劃優勝。


基本操作

  按月供款,不用操心。如果股價比平均買入價跌 10 %,每月加大月供金額($500  $1,000 以上都可,視乎個人喜好)。


收到股息後的操作


  收到現金股息後,會於下月開始平均再買入,以 $500 為起點(我使用的中銀月供計劃,每次遞增金額是 $500)。

  例如,收到 $2,000 現金股息的話:

   $2,000 / $500 = 4 個月。

  之後 4 個月,每月供款將會加 $500 ,由原定的 HK$6,000 變為 $6,500,然後在第 5 個月回復到原來的 $6,000

  如果計算後有餘數,使每月收到的現金股息不足完整的 $500,例如收到 $2,300 現金股息:

  $2300 / $500 = 4 個月 ... $300

  之後 4 個月,每月供款將會加 $500 ,由原定的 HK$6,000 變為 $6,500,在第 5 個月亦會加 $500  $6,500,在第 6 個月才回復到原來的 $6,000。總之不足 $500,我亦會補夠 $500,當作是強制儲蓄。


股價上升到 25% 止賺位時的操作


  在帳面有 25% 利潤時,我會先沽出那 25% 金額,再視乎金額,平均投放到以後數月的月供計劃中(計算方法如上面股息一樣)。



計劃優點


  即使採取止賺,亦能保留大部分持股,盡量維持複利效應。因為把所有持股盡數沽出,或者反過來取回本金的話,雖然持股風險大幅降低(剩餘的股票都是零成本),但卻令複利效應中斷,甚至要重新再計算。


計劃缺點


  在止賺了帳面 25% 利潤和收到現金股息之後,股價假如大幅上升(如另一次牛市來臨),那 25% 利潤和股息將會「平均地」買貴貨。之後即使股價再一次創新高,帳面賺到的亦不如什麼都沒做的多。


《重要聲明》
此網誌的貼文和回覆僅為本人或網友個人意見,本人不確保資料完全正確無誤,亦不構成提出銷售、徵求購買、邀約、建議或推薦任何人進行交易。

投資涉及風險,投資者可能會損失部分或全部資金,請大家做好個人風險管理。

~謝謝收看 😇~

58 則留言:

  1. 心法與雲地兄一樣,選股和投資新新手的小弟,買入股票的主要目的,除了想賺錢外,更大的目的是,學習財商,不斷嘗試實踐選股的方法,研究和預算企業的盈利、派息和增長,以吸收經驗,增強自己在財商智慧上的信心和財務技巧運用上的經驗。
    雲地兄說得好正,無論資金多少,投資,就是先投資自己既腦袋,不斷增加自身由1萬到100萬錢搵錢的能力,錢搵錢的穩定性和回報能力日益擴大,當假以時日,有了100萬時,這當中的每一萬,已和當年擁有著一萬但沒有財商的自己完全是兩個層次了。
    Yeah! 一齊努力💪🏻共勉之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 AC 兄~大家都想有速成的方法,令自己直接致富。現實的確有人能做到,但成功的機會率很小,做不到也是非戰之罪。

      以前我也以為要先儲起一筆可觀的本金,才可以開始投資。但正如止凡兄上次在《葳言大意》節目接受葳葳訪問,分享自己的本金從何而來時所講,他的本金是透過儲蓄而來、投資而來,沒有亮眼的神操作。

      我覺得大部分的朋友,也應該着眼這一點。儲蓄和投資,其實沒有衝突,兩者是可以同時進行的。當然,最好還是如 AC 兄所講,投資自己的腦袋才是最重要 😋

      刪除
  2. 千里之行, 始於足下, 月供股票低至一千大元也可以起步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是啊!好息兄說得很好,月供股票簡直是窮人恩物。小弟第一次月供股票,就是月供 HK$2,000(匯豐佔了 HK$1,500,建行佔了 HK$500),後來慢慢學到更多知識,才逐漸加大自己的月供金額和月供股票的數目。

      有時候我們以為沒方法,想要放棄的時候,假如先 Google 一下、虛心地請教前輩(不是電視電台那些專家),可能就會找到可行的方法 😄

      刪除
  3. 雲地兄~気張れ~!(呢排睇得多日劇,哈哈!)
    我死KEEP住就算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哈哈,我最近狂看的是 2019 年版本的《倚天屠龍記》。其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內功才是最重要的修為。張無忌最重要的武功,其實是年少時所得的《九陽神功》。要不是它,不要說幾個時辰就練好整套《乾坤大挪移》,他一早就死掉了。

      投資也是一樣。核心持股就是內功,選到好的內功,自然就能不動如山,也有更好的修為(股息)去學習其他招式(其他股票)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難怪武俠故事中,年紀愈大的江湖中人愈厲害,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力修為已達化境。長線投資者的情況,也是差不多 😍

      刪除
  4. 回覆
    1. 理財師兄見笑了,其實您的方法也很好,很大程度能迴避自己受到的市場風險,比起我的計劃更能保住本金。雖然說這個計劃已經有 3 年的歷史,但我也是一邊進行一邊修改,希望能盡量完善吧~

      刪除
  5. 除非富爸媽一下子俾一球你,否則每個人都應該是慢慢透過儲蓄+投資,去達到第一球吧!有些人連起跑都不願意,那會到終點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哈哈,三人兄說話很直率,我喜歡!老實說,光靠儲蓄來得到一百萬,需要的時間已經愈來愈長。最後我們得到的 HK$$100 萬,購買力也因為通漲的關係,早已不是當年的 HK$100 萬了。

      只有投資,才能真正令我們脫離不想要的生活 😍

      刪除
  6. 這個3重買入法很好呀,為我帶來新想法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 AM 兄~現在我按計劃先行止賺了 25% 的股價升幅,接下來就算股價下跌,我也不怕,可以愈跌愈買。股價繼續上升的話,我自己雖然少賺了,但大部分持股還在,我也能享受股價上升帶來的收益。我覺得算是比較適合自己,也比較彈性的月供計劃吧 😍

      當然,選股也是很重要。股價周期性不明顯的股票,例如煤氣,就不適合這方法了。

      刪除
  7. 感謝雲地兄再次分享,此方法即使現時起動也沒問題,能避開一般月供股票在高位時段起動的尷尬,就目前世界科技、經濟、地緣等因素考量,除非中美歐聯盟,核聚變/AI突破,產生第四次工業革命改變世界,否則牛熊市仍會不斷交替出現。

    在傳統財不露白的情況下,坊間存在太多失敗的聲音,以至一般人連基本的月供都卻步,大多選擇近年興盛的保險基金,其切合了大眾低成本高效益的期待,以至多人選擇購買親友的各種基金,當然,其中亦包含自身人際影響,強迫儲蓄免除自律的負擔,對外假裝自己有理財,不用耗費心力等隱性收益。

    但如果自己對這方面有興趣,我是覺得不要假手於人,風險程度中等而回報低下,畢竟公司要盈利要發薪,錢從何來? 大家的本金? 投資的收益?

    本金->債蓋債的模式,在收益不夠/龐氐模式下使用,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。
    收益->錢的本質是欠條,多了就通漲,但印出來的量不一定和你的薪金掛勾(基本追不上)所以即使有收益也不一定追上通漲,性價比不高的情況下,何必送佣金給人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 Herman 兄的分享,您說得很好。沒錯,假如想要更多的錢,就一定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資產。這工作,其實是不應該假手於人的。畢竟大部人都不是腰纏億萬貫、資產多到數不了的超級大富翁,我們是絕對有能力可以好好管理自己的資產。

      我沒有聽說過普通市民把資產交給理財顧問打理後,就能令自己成為富人。反而成為富人的普通市民,全部都是自己親力親為。我寧可把多餘的錢捐給有需要的人,也不願把它浪費在這些人身上~

      刪除
  8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因人而異吧~這其實也要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。不過,對我來說,管理 HK$1 萬和 HK$100 萬沒任何分別。即使是 HK$1,000 萬,我對金錢的態度也應該不會有大分別,感到任何壓力,更不會因為自己掌控的金錢多了,就變得畏首畏尾。

      假如我掌控的錢多了,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比以前多,所以做決定前要比以前更加深思熟慮。保本是必須的,但我不會首先就想到要保本,甚至為此而限制自己的投資。這樣跟故步自封沒分別,我個人不會這樣想(當然能否做到以前一樣的回報率就另作別論,成事在天嘛) 😋

      當然,如果自己管理的是其他人的錢,那就另作別論。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好朋友,我也不會給予買賣建議的原因 😂

      刪除
  9. 100萬賺2%
    10萬賺10%

    前者保守拎去做定期就有,所以明顯後者較優。

    如果前者100萬賺7%-8%,我都會認同您的睇法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自己比較喜歡看百分比,多於實際賺到的金額。其實作出投資決定的是我們,如果在買賣時考慮其他跟公司、投資策略無關的事,也許會窒礙我們的決定。

      在我看來,無論是用 HK$100 萬賺 2%、 7% 還是 8%,也不是難事。跟用 $10 萬賺 2%、 7% 還是 8%,沒有分別 😋

      刪除
    2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  刪除
    3. 哈哈,不要緊,我也是經常看錯的 😂

      刪除
    4. 舉一個簡單例子,一個人月儲8000,兩個人一年也差不多可以儲20萬,假設投資回報10%,頭一年賺取2萬元,以數值看當然很少,但當資產繼續上漲和不斷投入到有200萬的時候,撞上一個小牛市有10%的回報,這回報已經等同兩小口一年的儲蓄量,到時即使儲蓄量減少,回報已經抵消了。當然如何選股,選時機才可有年均10%的回報,這樣就要靠財商了。

      其實慳到有第一桶金的出現,往後的日子即使增加了開支,資產仍會繼續成長。只是很多人不願意先苦後甜,寧願去多幾次日本,食多幾次好東西,買多一些無謂的東西,不願去詳細紀錄開支,看看有沒有開源的機會。

      刪除
    5. 念清兄分析得非常透澈,讚 🙇‍♂️👍🏻 只要計算一下自己的收入和支出,我們就會明白方法是有的,只是我們不願意開始實行計劃,甚至連計劃也不想做。既然如此,責任就在自己身上了。

      刪除
  10. 多謝云地兄的三重法介紹,香港的金融業發展遠比鄰近地區多元和便宜,而我只能針對自己的情況,在7月份開始進行季供,因為我地果邊的手續費,我認為是較香港貴,所以會進行季供,珍惜每一次的決定,以及有更多時間進行決定和思考~~~~~~~~~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是啊。根據 Oscar 兄您之前的分享,我發現香港的投資選擇已經算是多元化。中銀的月供股票計劃,收費不高,又能以正價賣出碎股,對我實行三重月供方法非常有幫助。

      刪除
  11. 【1】和【9】
    很多人都傾向後者,
    因為,只要9字在回報上,在金錢上都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。
    但是,不平凡來自平凡,
    沒有【1】的開始,是沒有【9】的結局的。
    所以,別再為自己找不同的藉口但在羨慕別人的成功和收穫了!
    Don't limit your challenges, challenge your limits.

    就算沒有本金投資在股票身上,那就先投資自己的身上吧!
    你要當什麼人,必須要你自己去爭取。


    共勉之!(感謝雲地兄分享,希望財務自由路上,有你有我!😄)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是啊!德兄說得很好,要有好的結果,自己就一定要踏出第一步。第一步永遠都是最艱難的,因為我們都傾向留在自己熟悉的舒適圈。還好我自己富冒險精神,喜歡試試別的路,這才令自己找到「投資」這一片天空。

      我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踏出第一步。想要什麼,就要去追求什麼,就算失敗了,也能得到寶貴的經驗,下次就能更接近成功了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錢多錢少係好有分別的,只係而家呢一刻你嘅資金,仲未去到令到意識到有分別的境地

      舉個跨張啲例子......100億同100萬,一定係100萬翻倍易過100億,你如果只有100萬,買幾隻恒地領展煤氣必瘦站或者就ok,但100億你買得幾多隻領展恒地煤氣必瘦站?唔通每隻買25億?點買?所以,你一定要搵多幾十隻出來,而搵幾十隻係堅要考功力,呢個層面上,你睇百分比完全唔可以反映到實況

      呢樣嘢,亦引申到點解成日話基金跑輸大市,唔係基金經理唔掂,相反,有時係因為資金規模太大,所以搞唔掂,因為市場未必有咁多機會,你試下叫佢哋管返100萬,分分鐘大部分人都可以輕易翻倍

      刪除

    3. 多謝分享。Ho 兄看重的是實際金額,而我看重的是百分比。我覺得每隻股票買多買少都是可以的。資金多,慢慢買就可以。我真的想買 25 億領展的,哈哈。錢夠多,信心夠大,甚至可以像老巴股神把整間公司買下來。像那些店舖頂讓,就是新東主直接把舊東主所有股份買下來。

      基金回報未必出色,除了因為管理費高,還因為他們為了降低風險,而把資產組合分佈得太分散。全球這麼多個市場,股票數十、數百隻,每隻持股可能只有幾個百分點,一隻升一隻跌都已經令他們白忙一場。我不質疑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,但他們的分散投資策略,反而會令自己面對回報低的風險,我不是太認同這策略。所以無論他們管理多少錢也好,我也不認為他們可以輕易把客戶資金翻倍。

      刪除
    4. 唔係話我特別睇重實際金額定百分比,我只想說明百分比同實際金額,係唔同情況下好難直接比較,量度回報時唔應該只睇重是但一項指標

      我就以巴菲特為例,好多人只係睇到佢長期平均回報約2成,於是就以年回報2成為目標,以為一年賺2成已經好強,但好多人冇為意的一點,係巴菲特早年投資回報更勁,佢第一隻買入股票回報已經係超過1倍,早年成績亦遠遠高過2成,其實佢同好多高手一樣,早幾年CAGR係好強,分分鐘講緊50-60%一年,甚至更高,但點解好多人去到後期只有2成?好大程度上係因為本金大咗,要物色好股票難度加大

      正如我之前講,要100萬翻倍其實唔難,買一兩隻小型增長股,或者一隻穩陣增長藍籌,甚至買期權已經可以,我強調係1-2隻,但如果好似巴菲特咁大portfolio,你就算買中10隻中小型增長股翻倍都冇用,因為本金大,係中小型股贏得金額根本對portfolio影響不大,係個pool冇咁多好投資機會所致

      所以,我上述回覆第一句就指出,本金大小係有分別,只不過係你呢一刻自己持有嘅資金,仍然未去到令你意識到有分別的境地

      刪除
    5. 那麼希望我有能耐可以成長到他們這個資產級別吧~現在的我是夏蟲,暫時未能被語冰,哈哈。

      刪除
  12. 到某個時間, 會考慮使用適當槓桿, 錢搵錢,雲地兄是這個意思嗎. 一個人的借貸能力, 也是成功的一個關鍵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內文沒有談及借貸,但我對「借貸」的看法比較開放。雖然很多前輩都建議我們不要借貸,但只要有足夠的還款能力,而又有適合自己、收益較高的投資項目,借貸其實是一件好事。或許晚點我再詳細寫寫自己對借貸的看法。

      在我看來,一個人擁有高的借貸能力,只能說明他薪金高,未必令他成功。因為最重要的,是視乎當事人怎樣運用所得的金錢。假如他把那些金錢用來買奢侈品,那就算他借到更多的錢,也是沒用。如何運用借貸所得的金錢,才是成功的關鍵~🙏

      刪除
  13. 雲地兄 呢到講幾嘅心理好中
    有時真係覺得自己係零,即使客觀現實好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,可惜大有同年朋友已經有上一代贈送物業, 而我耐心有限。。。有時,比正能量自己真係好緊要。再一次多謝你慷慨分享心情,已經習慣過幾日就希望睇到更新!:DD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,也有朋友擁有這樣的想法,所以這幾年我常常在心中把自己和他們作出比較,從而看到兩個想法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。我不是說每個人的想法都一定要跟別人一樣,我們也總會有難過的時候,但想法正面一點,至少自己能開心一點,傷心的時間少一點,遇到的好事也一定會比較多。

      我寫的其實只是我個人的想法,不一定完全正確,也不是唯一的意見,所以寧您可以把我當成瘋子一樣胡說八道,哈哈。以後有空、有廢話不吐不快的時候,我就會再寫東西了😂

      刪除
  14. 你既三重平均成本法太複雜, 老人家睇唔明. 一係咁勒, 畀你用四個字表達哂佢. :D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四個字:「多此一舉」
      五個字:「得閒冇事做」
      六個字:「冇果樣整果樣」

      ......

      😋

      刪除
    2. 七个字:「自古英雄出少年」🎃

      刪除
    3. 八個字: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😍

      刪除
  15. 拜讀雲地兄的「三重平均成本法」,覺得都可取,正檢視自己的portfolio看看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 Vins 兄~我自己很喜歡月供股票,因為不知不覺間就能儲到不少資產。入場門檻低,又不用花時間和精神緊貼市場,根本就是想要投資的大忙人的好幫手 😋

      刪除
  16. 雲地兄在月供上的操作心法遠勝於小弟, 非常值得參考. 眼看小弟自己的月供倉, 早期投入不多, 股票就一直升. 高追又怕拉低回報率, 低吸又等到花兒也謝了. 沒有思考空間, 一直都遲疑著. 請雲地多指教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GreedyIsland 兄太過獎了~我早期和現在每月的投入也不多,但凡是長線投資,大方向都是講求積少成多,所以只要有足夠的時間,就可以了。價格合適時,又可以直接一手手增持,操作可以因應個人需要靈活調動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多謝雲地兄分享, 小弟會繼續努力的, 大家加油!

      刪除
    3. 加油啊!我自己也不是懂得很多,也是摸着石頭過河。我希望同輩的年輕人,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,過自己想要的生活。這樣我就最開心 😍😍😍

      刪除
  17. 其實想問雲地兄很久:會否考慮出書嗎?平時看雲地兄的blog 已很精彩、引人入勝,小弟我一定會支持買來收藏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遲兄的支持~出書與否,一切隨緣吧~假如有這個機會,我會把自己所得的收入全數捐出作善事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這也算是一樁有意義的事吧 😊

      刪除
  18. 想請教了解多一點, 呢個方法月供在股價小波動(即每年增派息)較好還是長期升值的股但息率小較好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方法比較適合有明顯波幅的股票,而如果股價長升長有,這月供的方法就不適用了。詳細原因可查看我去年寫的文章:

      《個人買入股票的方法與檢討》
      https://fungdythegreat.blogspot.com/2018/11/blog-post_26.html

      刪除
  19. 雲兄你好!
    我想問三重成本法, 係咪只係適合套於月供股票上, 可唔可以都套用於唔係月供股票?
   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方法當然可以應用在一般買賣股票身上。因為「三重」的方法,其實是同一隻股票的低買高賣,如出一轍。

      師兄不介意的話留個名字吧 👍🏻

      刪除
  20. 多謝雲兄解答. 我叫呀雪, 係新手. 現想月供恒地 HK$3000. 現比較緊不同銀行收費, 同出售碎股股價 ETC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呀雪您好~如果是打算會在將來賣出月供的股票,碎股在市場賣出的價格非常重要,要貨比三家呀。最好選那些可以用正股價在市場賣出的銀行或證券行 😉

      刪除
  21. 雲兄. 請問假設我在HSBC, 以三重成本法進行月供股, 到股價升到25%時我出售我賺了那部份的碎股重新投入供股, 但HSBC 出售碎股低於正股價, 我還應否出售那些以賺的碎股重新投入往後的供股?

   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如果希望保住帳面利潤,是應該把它賣出的。不過如果無法以正價賣出碎股,每次獲得的利潤就會被蠶食。所以我建議還是選擇可以用正價賣月供碎股的銀行或證券行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多謝雲兄解答. 明白了.

      刪除

歡迎大家留言,一起邁向財務自由 :D

WFU WF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