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

《你不是說過我們要有主見嗎?怎麼現在又說有主見也是不對?》

  港股在 2020 年真的有不錯的開始。雖然中東局勢變得緊張,但也影響不到恒指太多。畢竟貿易戰的發展才是最影響恒指的因素。隨着貿易戰首階段協議簽好,恒指持續造好。

恒指近月一洗頹風

在大家因為股市上揚而滿心歡喜之際,我繼續來給大家澆冷水。那就是繼續討論投資者五個通病!不過因為我想討論的內容太多,所以……還是再分拆吧!這部分是下集,最後的是「真.大結局」😂~

  在前一篇文章中(按此前往),我們提到其中一個投資者通病是沒有主見。這一集要討論的通病則剛好相反,那就是太有主見。

4. 太有主見

  我們沒有主見,就會很容易隨波逐流。有主見,可以令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,不會輕易受市場排山倒海般的雜訊騷擾,所以我們必須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。

  可是,在這過程中,我們要小心拿捏。我們需要擇善固執,但那必須是「善」,我們才應該為它而變得「固執」。如果我們凡事都抱着「眾人皆醉我獨醒」的想法,覺得自己的看法、做法永遠是對的,完全不接受別人意見,就會由果斷變為武斷,矯枉過正,泥足深陷。

我很有主見,我不聽!我不聽!

  「太有主見」的投資者,依我觀察所得,初期是因為自己知識不足,以致未能發現自己犯錯。可是犯了錯之後,他們亦未能汲取教訓,覺得自己只是「一時失手」,堅持自己的方法是對的。但之後,往往會再發生「兩時失手」、「三時失手」、「四時失手」……直到永遠。

  舉個例子吧。

  有一個叫風地的人,買了一隻老千股。他事後才知道自己買入的原來是老千股,知道自己不應該買它。可是,他從老千股的一次爆升中,賺取不少金錢,於是認為自己投資的方法正確,自己亦有能力可以從老千股的老虎牙縫中覓食。殊不知,那次爆升原來是老千股的幕後大股東人為操控,目的是為了吸引像風地一樣的無知股民入場,協助把股價炒高。目的達到後,他就大手拋售股票,而風地和其他在高位接貨的股民呢?當然是由賺錢變為虧損離場。

  可是,故事並未完結。風地因為當初曾賺過一筆錢,嘗過一次甜頭,於是仍然覺得自己的方法沒錯。因此,他去買下一隻老千股,結果……不言而喻。

  其實,很多投資者都會犯下這個錯,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想向其他人(甚至自己)承認犯錯。他們虧損的是自己的金錢,本身已經感到相當不悅,不想再提起了。如果有人對他們指出犯下的錯,他們這時一定想破口大罵:「要我反省?還要認錯?關你屁事啊!你很厲害嗎?怎麼不見你賺好幾百萬給我看啊……」

「你咁勁,又唔見你發達?!」

  很多人都很注重面子。可是,我們在不該愛面子的時候,就應該把面子擱在一邊。「賺蝕乃投資常事」,虧損金錢並不是丟臉的事。我們應該靜心整理好自己的思緒,把自己從為什麼買入這隻股票開始,直到最後虧損為止,逐步逐步分析自己當時的想法和決定。

  只有真誠地面對自己,我們才能真正找出令自己虧錢的原因。可能我買的並不是老千股,只是因為我受不了股價下跌而止損賣出。這樣我就知道自己不足之處是什麼,可以針對自己的心態作出改善。可能我的持貨能力很好,買的股票亦無不妥,但卻因為我的備用現金不足,令自己無法應付突發開支,只好蝕賣股票套現。這樣我下一次買股票前,就知道自己應該先準備較多的現金儲備。

  造成我們在某一交易中虧損的原因多不勝數,所以每當我們不幸地虧損,就應該思考原因是什麼。這樣的話,我們已經虧損的金錢,才能叫作「學費」。因為我們能汲取得到的教訓。倘若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犯錯,但不願承認,仍把自己錯誤的看法稱作「有主見」,受害的一定是我們自己。

  那麼,我們要怎樣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「善」還是「惡」?值不值得「固執」?

  當然,我們不需要以最後的賺蝕來告訴自己對錯。最簡單、直接的做法,就是一直觀察自己買入的股票,看看公司業務有沒有變質。

  如果公司的業務發展與自己當初買入時期望不相符,而且業績表現愈來愈差,這時就應該狠下心腸,不要對它再有任何眷戀。如果是我的話,我會不管自己的買入價是多少,不問價賣出全部持股。因為業績持續表現差勁的事實,已經證明我的看法是錯的,那麼我就再沒堅持下去的理由。面子不能當作飯來吃!銀包裏的錢卻可以去買飯吃!

  例如當年的股王——思捷環球(330),股價曾經高見 $123.5,後來業務發展不濟,跟不上零售市場的快速變化,連年虧損。截至執筆之時,股價只有 $1.53。當年在高位買入的投資者,如果多年來堅持要股價「返家鄉」才肯賣出,那麼應該不太可能了。因為他已經接近 total loss。

思捷環球的歷年股價圖

  另一方面,如果公司的管理層有重大變更,我們就要多加留意。因為這可能會直接改變集團的經營作風。因此,我一般會把管理層變動後的公司視為新公司,把它的股票視為新股。

  但如果是子承父業,例如誠哥、四叔退休的話,則另作別論。因為公司的繼承人早就在集團擔任第二把交椅多年,所以我們可以有較多時間留意他們的風評及行事作風。以李澤鉅及李家傑、李家誠這幾位繼承人為例,我傾向相信他們不會胡作非為,斷送父業。

  管理層變更之所以值得我們多加留意,是因為新任的管理層有機會開始不務正業。如果新任管理層同時熱衷財技,就會更無心經營公司本業,業績就會受到影響。實際例子,不可不提 TVB(511)。TVB 與我們的關係比大部分上市公司來得密切,而止凡兄亦曾經多次撰文分享他對這家公司的看法。有興趣了解的朋友,可以按此去看看。

TVB 的歷年股價圖

  如果公司的業績不斷倒退,我們就需要認真思考原因,看看是大環境變化,還是管理層經營失當,再評估是否需要止蝕。如果有理據證明我們的看法錯了,那就放棄無謂的堅持,快點賣出保平安吧。

  有主見是一件好事,但太有主見,就會令自己變得武斷,不願面對過失。即使是一個小錯,也不會得到改正。我們虧損的金錢,自然就沒有任何意義了。

(…未完待續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最近我打算每個星期至少學煮一道菜(通常都在星期日),所以為此開了一個新 instagram 帳號。我每周都會把自己的成品和做法 post 在 ig 裏。

  我的 ig 叫作「叉燒炳的地獄廚房」,id 是 charsiuping(叉燒炳):




  對煮食有興趣,或者喜歡吃東西的朋友,可以去看看,見證我的學廚之路吧😂。

18 則留言:

  1. 這篇文好似是對我說的...令我想起我以前高追入的一隻新股, 發現自己出錯的時侯又想等它返家鄉, 和文中敍述買入老千股的風地兄情況相當接近...
    現時其實差不多已TOTAL LOSS, 但為了警掦自己別再高追新股, 又堅持不賣讓它一直展示在投資組合中, 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慘痛經歷XD
    看來真的"太"有主見了.....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嘩,total loss 好慘。我記得曾淵滄教授以前亦曾提過自己不把投資失誤的股票賣出,是為了警惕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
      刪除
  2. 身邊好多同事 知錯認錯,但係永遠都唔會改錯 哈哈@@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知而不改,下次又會犯同樣的錯。如果他們接受,那就 ok 了。換作是我,早就受不了了~

      刪除
  3. 太有主見未必是好事, 所以我們投資也要多聽, 多從不同的渠道吸收資訊, 才能對投資市場更了解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是啊。以前我完全不管大行報告,但其實他們比我們更接近公司管理層,有時我們可以透過他們來取得公司當前的狀況,這樣有助我們評估。

      刪除
  4. 市場聲音太多,大眾很難分辨哪些是重要哪些是次要的,就容易做錯誤的決定.

    PS: 已follow雲地兄的youtube~ 得閒時可以來個vlog教煮餸~ XD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Herman 兄說得對喔,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做一個有主見的人,然後才篩選哪些資料是有用的,這樣對培養良好投資心態,有很大的幫助。

      我有朋友也對我提議不如拍片,但其實我煮的時候雞手鴨腳,非常狼狽。可以完成任務,我已經萬幸了,怎敢班門弄斧教人煮菜,哈哈~

      刪除
  5. 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finance/20200119/BSIHHG3HVRM3D5UMAH2Q45XGUQ/

    大量藍色「義診App」廣告近日遍佈港鐵站,聲稱由「註冊非牟利機構」營運,在冬季流感高峯期之際,相當吸引眼球。《蘋果》翻查發現,原來該App是必瘦站(1830)主席歐陽江旗下,疑透過免費醫生吸引市民登記,再推介其他醫生,為未來賺取轉介佣金作準備。事實上,部份醫生更率先在App內填上醫學美容服務的疑似廣告,涉違犯守則招攬病人。

    雲地兄有什麼看法嗎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如果以義診名義來吸引人登記,就應該提供所承諾的免費醫療服務。之後如果推介其他收費服務,我覺得可以接受,因為它已經遵守承諾。但如果沒有提供過任何免費醫療服務而推介其他收費醫療服務,那就不合理。

      刪除
    2. 必瘦站剛回應了蘋果日報的報導(http://www.aastocks.com/tc/stocks/analysis/stock-aafn-con/01830/NOW.988467/all)

      刪除
  6. 雲地兄,記得之前睇到你會用excel紀錄買賣紀錄,但已找不到相關文章,請問係簡單開個sheet紀錄日期、價位、買賣原因等,定係會到用到D formula? 或者google finance?
    近日將第一次收股息,雖然只係少少1000蚊,但享受被動收入帶來的快樂~~ ^_^
    我要再加把勁學習了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上個月 update 過一次,平時每隔兩至三個月才會 update,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大變動:

      https://fungdythegreat.blogspot.com/2019/12/blog-post_15.html

      我只是用表格記錄買賣股數及成交價,用的公式都是加減乘除,很簡單。我第一次收股息都是收一千幾百元,現在某些股息也是幾百元。不用勞力就能收到的股息,就算只有幾十元我都很高興 😍

      刪除
    2. 雲地兄,多謝你的回覆,有點不明白想請教一下,點解組合的整體回報率同今年收到的股息係完全分開2個表計? "組合的整體回報率" 只係計市值? 唔會計埋D 收到的股息入去? 因為見其他blogger有時會描述"連同股息,投資回報率為......" 定係純粹個人喜好唔同ge計算方法?
      另外,請教下計算組合的整體回報率,雲地習慣用年度計? 如果一隻股票買左好多年,會比較佢現市價同平均買入價,再除返年份黎得出年回報嗎? 我對數字比較弱,還望雲地兄賜教。

      最後,就黎鼠年,祝大家早日脫離老鼠賽道!!!!吱吱

      刪除
    3. 噢,這個只是個人喜好,想統計自己收到多少股息而已。其實整體回報率已經把股息因素考慮在內。

      幾年前有網友「魔術師」推介過可以用 Modified Dietz method 去計算不斷投放資金的回報率。我自己也試用過,不過這個方法會對自己收到的金錢價值有異,我感覺不太真實(畢竟我實際收到 $1,但算出的數字可能只有 $0.8)。因此我之後就沒用了。不過我覺得貓哥可以去看看。

     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Modified_Dietz_method

      刪除

歡迎大家留言,一起邁向財務自由 :D

WFU WFU